Quantcast
Channel: 影君子的索多玛城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

【迷离夜】——港片再执“闹鬼”牛耳(香港观影报告)

$
0
0

时间:2013712日晚2015

地点:香港九龙塘又一城AMC影院

=============================================


【迷离夜】制作特辑


    内地引进版的小说,封皮触目惊心:《迷离夜》是阴森的墨青,《奇幻夜》是血腥的殷红,《冷月夜》是诡谲的鎏金,仿佛统统笼罩一层雾霾,渗透叫人无法洞悉的深意。这种深意,却在内地银幕上被【孤岛惊魂】、【绣花鞋】和【十二星座离奇事件】等等垃圾耗尽:打着“鬼”的幌子(王祖贤之后,所有的“聂小倩”都成了狐妖,蒲松龄该不该跳出棺材告一个侵权篡改的大罪?),实则兜售低级的惊悚,不单故事弱智、表演业余,更以捞热钱的可恶嘴脸无孔不入钻进各个档期,侮辱大众审美、败坏观众胃口——好吧,“光腚总菊扼杀迷信传播”是个足够漂亮和有名目的说辞,但此番改编为影像的、有鬼的【迷离夜】和【奇幻夜】无缘内地,实在不能不叹一句遗憾。

    李碧华,江湖人称“文妖”——那支写尽世间百态的笔,仿佛锃亮锋锐的刀,一次次刺入人心动脉,如不饮血,誓不回鞘:凄婉的【霸王别姬】让不疯魔不成活的程蝶衣用自己的理想对抗了全世界,当文化被蹂躏、爱情被抑制后,留下张国荣绝美的一瞥,夺得了戛纳金棕榈,却从此成为一座高处不胜寒的孤独丰碑;【青蛇】拨开了南宋的烟雨濛濛,酸风妒雨、四角纠缠的“勾引”解构了原本可歌可泣的民间传颂,也记录下王祖贤张曼玉银海生涯最袅娜妩媚的倩影;【诱僧】借助玄武门事变,对才华横溢、统治有方的君主弑兄夺位的血腥史给予了辩证的道德批判。吴兴国饰演的石彦生,由耽溺于尘嚣繁华,到破执悟空,是李碧华与罗卓瑶为遭逢乱世却又不愿同流合污的可怜人寻觅的一条生路——放下欲念,才能安身立命,充满东方的儒道哲学和禅机;【潘金莲之前世今生】和【秦俑】让时空流转,为女性的“爱本能”找到圆满的归宿;锈迹斑驳的【胭脂扣】与“吃的时候,只求后果、不想前因”的那一碗【饺子】,道尽了岁月的无情和爱情、青春的易逝,剩下多少惆怅供人凭吊?香港制造的李氏借助文字穿梭于古今,雅俗共赏、字字珠玑,尤其当编剧的日子久了,短小精悍的句子却处处呈现画面感,今次在合拍片大行其道并且佳作欠缺的大环境下,【迷离夜】竟带回了久违港味,经典延续,值得捧场。

    香港鬼片低迷了很久,观众的记忆多数停留在钱升伟【七月十四】、【二月三十】和【七月十三之龙婆】等经典系列,王晶、邱礼涛等创作者也借助“鬼”题材展现出操控类型片的才华,或借助警员探案逐渐找出真相,或以动人爱情为恐怖提供丰富的层次,观众也很买账。不过其后多粗制滥造,譬如假模假式的【山村老尸】无疑就是【午夜凶铃】的翻版,鬼片也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见鬼】那样的好片太凤毛麟角。【迷离夜】走回了【阴阳路】、【怪谈协会】等三段式叙述的老路,但却能够以扎扎实实的诚意原创再现港人生活的点滴,故尤其显得珍贵。

    任达华首执导筒,《赃物》一章足见野心:他的镜头并不纳入香港灯火璀璨的繁华,而是尽收光怪陆离背后的苍凉底色——盖楼的没楼住,切叉烧的没叉烧食,升斗百姓、蝼蚁浮生,求的不过是三餐温饱、四季衣裳,外加一处可以安身立命、遮风挡雨的居所。但向钱看齐的“吃人”社会,依然残酷剥削底层民众如此卑微的权利——《赃物》中落魄的地盘散工接连被炒鱿鱼,独居陋室不说,更凄惨到打劫“阴司”活命,引得往生者重回阳世,说到底不是“鬼吓人”,而是“人作孽”。不过有趣就有趣在,李碧华素来喜爱揶揄,讽刺人间,鬼界也连带受贬损——坐着云霄飞车狂飙的楼价让房奴们终日在负债的噩梦中惶惶不安,奈河桥另一端的鬼宅也跟着暴涨升值,颠沛流离的“它们”只好游荡在“迷离夜”,无奈寻觅物美价廉的收容地。

    此篇以“盗墓”作为引子,牵出一段人鬼恋——正如李碧华写在小说序言的题记,“鬼,就像爱情,它明明来了,你心跳加速,意乱情迷,头皮发麻。看不见,摸不着,甩不掉,躲不开。再理智的人也变得胆怯、天真、手足无措。夜阑人静,它又来了……”一部传情的手机,让阴阳相隔的骆应钧和邵美琪再续夫妻前缘,为麻木的都市生活注入一丝温暖,叫人忆起许鞍华【幽灵人间】中一袭墨绿色民国小凤仙装、手持红漆油纸伞、煞白如纸扎人的谷祖琳,痴缠未散,于是不愿、不肯、不舍离开人间……首段故事拍得最有气氛,坟场、骨灰坛、布娃娃、旋转木马、大量粉面少女的特写镜头,奚仲文的美术和关智耀的摄影配合出诡异的华丽,一扫同类作品视效欠奉的廉价感;但林雪饰演的饿鬼不停贪吃和元秋所扮的食肆老板娘被鬼上身的戏码似乎与推展剧情无关,有刻意卖弄之嫌。好在任达华演技出色,把大舌头的倒霉邋遢阿叔诠释出愤懑、不甘的傲气而不见丝毫市侩猥琐,强化了影片的讽喻意味。

    李志毅负责中段《放手》一节,流露的是李碧华对男性的一贯失望与鞭挞。情窦初开的女学生和有妇之夫一场无疾而终的婚外恋插曲,叙事简单、人物鲜活,宕去了负面的凄怨,甚至发挥出八九十年代港片黄金期神鬼作品的喜剧情趣。场景选择了商铺、居室、茶餐厅和香港乌溪沙青年村的游泳馆,使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大大消解了恐怖的氛围。水晶占卜神婆陈慧琳俏皮可爱,她和她的“美瞳”贡献了颇多笑点,成为这场由撞鬼到驱鬼的桃花劫一个清新的点缀;风水大师梁家辉除了负责串联阴阳两界以外,导演还安排了他和妻儿重组温馨家庭的副线,听CD、取CD和还CD的桥段有始有终,更在结尾时插入儿子也有阴阳眼这样一个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机巧收束,令人啼笑皆非、颇为捧腹;鬼马精怪的颜卓灵出演自杀溺毙的学生妹,淘气刁蛮,单纯而坚定地信望爱,虽然无甚“鬼味”,但与此篇营造出的轻松自然的真实感恰如其分地紧扣,算作锦上添花。不过很可惜,李碧华终究具备女性的柔软,故事意指“放下”、“破执”,所以没能在影片中得见偷吃又薄凉的贱男遭罚着实少了大快人心的酣畅。

    《惊蛰》是李碧华“夜”系列怪谭小说的名篇了,围绕极富港味的“打小人”描绘人鬼之间殊途同归的悲剧民生图。这也是继【饺子】之后,陈果导演第二次把李碧华的字搬上银幕,走的仍是他擅长的写实风格。惊蛰又叫白虎,那天香港铜锣湾的鹅颈桥人头攒动,几乎排满了有冤报怨、有仇报仇的男女老少,借助“打小人”泄愤泄恨。陈果的镜头中既有飞驰的汽车和斑斓的霓虹,也有烟雾缭绕的神位和狰狞扭曲的脸孔——怀揣各异心事的人和鬼,道不尽凡俗的苦乐爱憎。

    【似水流年】中清雅素丽的顾美华(她还曾于林青霞合作【滚滚红尘】与【绝代双骄】,在【美丽上海】中饰演王祖贤的二姐)摇身一变,成了刻薄狠辣又盛气凌人的富家太,一张苦瓜藤抽丝的忧愁脸,配合她与朱婆婆一逗一捧的相声式对话,惹得观众笑声四起,同时也展现出交易双方各自的不易(富家太为二奶和儿子媳妇迁怒,而朱婆婆则为了搵食赚钱讨生活而不得不时时放下良心,为一切来“打小人”的顾客出力);卢海鹏饰演的龙头大佬与特首梁振英姓名同音,借此戏谑之法开香港领导人玩笑为民众出气,倒是陈果一向为小人物代言的做派;压轴的当然是女鬼——一只鞋,把“它”和朱婆婆的前缘巧妙联系在一起;而镜头采用交错的剪辑,把顾美华口中念出“打小人”的内容和历史(目的)、鬼女凭借“打小人”复仇(过程)和被打的“小人”逐一丧命(结果)的画面穿插在一起,既让李碧华的原版文字合情合理变为台词流转在影片中(此招陈果在【饺子】里也使用过,白灵饰演的媚姨在挑逗梁家辉时就理直气壮介绍了一段李碧华小说中原文原句的“人吃人”渊源),也阐明了李碧华几乎在所有作品中一直探讨的因果循环、报应不爽的主题,手法娴熟老道,书面体和口语的转化毫无违和感,同时把朱婆婆愧疚、惊惧又护子心切的复杂心理细腻托出,在短短三十多分钟的有限篇幅中不仅完成了剧情的起承转合,也立住了核心角色,实属难得。

    不能不表的是出演朱婆婆的邵音音——比起“龙婆”罗兰突兀嶙峋的脸,邵音音更为饱满和棱角分明的面容,予人一种凄厉、吊诡和怪诞的感觉,老妪的市井、在善念与畏惧中的纠结和阅人无数的世故和通明,全都演绎得令人叹服,鉴于近几年卢海鹏、苏杏璇(已故)等钻石绿叶多得金像奖青睐,【迷离夜】大有可能为邵音音这位老戏骨拿下一座最佳女配,敬候捷报频传。

    【迷离夜】保持住了李碧华小说的原味,三个片段几乎都有她书写习惯中“美狄亚”式的欲望和复仇,而《赃物》火烧头颅、《放手》血泪长流和《惊蛰》削脑入锅等又贡献了港式的cult镜头,对于李碧华的书迷和港片拥趸来说,都是足值惊喜。讲好故事是核心,以情动人不会错,贩卖恐怖也可以很高级,【迷离夜】是港片回春之路的新势力,可资借鉴,更有理由期待下个月“寒气”继续的【奇幻夜】。

任达华导演《赃物》






李志毅导演《放手》






陈果导演《惊蛰》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0

Trending Articles